免疫治疗时代胃癌淋巴结清扫再思考:向精准化与功能保留迈进
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胃癌外科的治疗格局,其应用范围从晚期胃癌治疗的阵地向新辅助治疗不断推进。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已成为目前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趋势。这一变革,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胃癌根治性手术的理念,尤其是对淋巴结清扫提出了新的挑战。淋巴结作
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胃癌外科的治疗格局,其应用范围从晚期胃癌治疗的阵地向新辅助治疗不断推进。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已成为目前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趋势。这一变革,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胃癌根治性手术的理念,尤其是对淋巴结清扫提出了新的挑战。淋巴结作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2025)于2025年9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圆满闭幕。大会特设“Highlights of the Day”专场,旨在回顾当日领域重磅研究进展,为全球肺癌领域研究者提供了聚焦当日核心进展的
癌症晚期,真的意味着“马上离别”吗?不少人一听到“晚期”,下意识就觉得希望渺茫,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坚持了十年,依旧生活自理;也有人才发现不到三个月就病情恶化。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当患者经历了成功的手术,满心欢喜地以为已经战胜了癌症,却听到医生建议继续化疗时,那种失望和困惑是非常理解的。毕竟,手术的创伤刚刚恢复,又要面对化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任谁都会有所犹豫和怀疑。
补叶酸这件事,这几年被说得神乎其神。孕妇吃它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备孕女性吃它是“标配”,有些中老年人还觉得它能“补脑”“养血”,逢人就劝“你也吃点儿”。但最近有研究出来,把不少人吓得不轻——叶酸,可能会促进癌症发展。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食管鳞癌的治疗格局发生显著改变,免疫治疗维持阶段的时长选择已成为临床实践中影响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关键议题。本文围绕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维持时间的核心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合当前临床研究证据与实践指南,探讨不同场景下
对肿瘤患者来说,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次“身体状态的答卷”。有没有乏力?体重有没有变化?疼痛有没有加重?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传递着身体最早的信号。尤其是在病情稳定或进入康复期之后,如何判断肿瘤是否有复发、扩散、恶化的趋势,就成了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奇妙的神话世界《西游记》里,各路妖魔鬼怪神通广大,给唐僧师徒取经之路设置重重障碍。
医生在临床中反复强调,肺癌的形成并不神秘,明确的诱因已经被大量研究揭示。归结起来,有4个核心原因在悄悄改变人体的细胞结构,一步步将健康肺组织推向癌变边缘。
陈佺,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1994-2002年分别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学基金会勒内研究所肿瘤生物学室从事博士后研究,